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理想汽车即将赴港上市 “蔚小理”开启新角逐

2021-07-28 01:07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韩忠楠
证券时报网 韩忠楠 2021-07-28 01:07

韩忠楠/摄 官兵/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继小鹏汽车完成双重上市后,理想汽车也在加速回港股上市。

7月26日,理想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理想汽车在港上市联席保荐人为高盛和中金,财务顾问为瑞银。

据悉,如一切顺利,理想汽车预计将于8月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对此,理想汽车内部人士回应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后续会有具体的时间表披露,一切以官方公布的信息为准。

截至美东时间7月26日收盘,理想汽车(LI)报收30.77美元/股,市值为278.4亿美元。

今年3月,已有消息称,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均在接洽投行筹备回港上市。如今小鹏汽车与理想汽车相约“回港”,似乎坐实了此前的传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当前造车新势力仍处于亏损阶段,需要大量资本支持,但其在美股的融资已遭遇一些限制,A股对于亏损期企业的投资风险偏好不高。出于对长期融资的需求,“蔚小理”势必要拓展融资渠道,而港股则是最理想的目的地。

一切为了储备粮草

“我们不介意以任何方式去获得更多资金储备,包括资本市场、二级市场、银行贷款及发债等。”在今年5月,2021款理想ONE上市后的媒体沟通会上,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想就曾透露过公司扩充融资渠道的意愿。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尚处于亏损状态的新造车企业而言,资金储备越多,公司在研发、产品、渠道等方面投入就会更有底气,也更利于其规模性成长。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新造车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究竟需要多少资金,在行业内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实现从零到1的起步,预计需要200亿元,但要从1跨越到100,甚至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每家公司需要资金可能是不一致的。

“在新造车势力的竞争格局进入战国时代后,每家公司都在致力于储备更多的粮草。”何小鹏认为,加强研发投入、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优化组织架构,这是部分新造车企业一直在做的事情。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理想汽车的招股书中,重点披露了其对未来产品的规划以及在研发、产能、渠道方面的布局。

据悉,目前理想汽车正在开发X平台,它继承了理想ONE现有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平台,并配备了理想汽车的下一代增程电动动力系统。公司计划于2022年推出X平台上的首款产品——全尺寸豪华增程式电动SUV,并于2023年推出基于X平台打造的另外两款SUV。

此外,理想汽车还在大力投资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并正在打造Whale(鲸)及Shark(鲨)两大高压纯电动车型开发两个平台。自2023年起,理想汽车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

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理想汽车也在加强自研。招股书显示,自2022年起,理想汽车的所有新车型将把公司自主开发的L4级自动驾驶兼容的必要硬件作为标配。

李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仅2021年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就会增长至30亿元,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还会持续增加。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不惜重金砸向研发,似乎已经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们的共识。根据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披露的2020年财报显示,公司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分别占全年营收的15%、29.52%和11.62%。

如今,这种“一掷千金只为研发”的趋势似乎在进一步加剧。理想汽车在招股书中披露,由于公司持续加大在未来车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销售及服务网络等方面的投入,预计2021年公司的净亏损会持续扩大,经营现金流也处于负值,未来这种情况也可能会持续。

“大多数新造车企业目前仍处于亏损和烧钱的阶段,未来需要的投入还很多,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新造车势力选择在此时回港上市,将为其进一步扩充融资渠道。

集体回港

释放何种信号?

在造车竞赛场上,上市曾被业内视作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成功登陆美股的三家造车新势力,却集体选择回港上市。

今年3月,有媒体爆料称,蔚来汽车已在港提交二次上市申请,但因股权问题延误进程。7月,小鹏汽车正式在港挂牌上市,成为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如今,理想汽车也加速了赴港IPO的进程。

除了持续的融资需求外,新造车企业为何在此时集体选择赴港上市?这背后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大多数造车新势力虽然在美股上市,但出于长期融资的需求,还是需要拓展融资渠道。目前,新造车势力在美股融资遭遇了一定限制,而A股对于亏损期企业的投资风险偏好不高,港股则是比较理想的融资目的地。”盘和林认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赴港IPO不仅仅为了IPO融资,也是为了保留一个融资渠道。

另有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中美关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中概股考虑在此时回港上市,是非常朴素的想法。

据统计,自2020年起,中概股赴港上市势头明显,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百度、哔哩哔哩等均选择了回港上市。对于这一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港股不少监管要求与美股类似,上市条件也基本一致,更易于中概股回归。同时港股是全球资金布局,有国际配售,也便于容纳大市值公司。

中信证券认为,随着A股市场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环境逐渐改善,对中概股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加。

“双重主要上市”的考验

除了市场本身的吸引力,业内普遍认为,港交所的改革,也为中概股的回归扫除诸多障碍。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小鹏汽车香港上市仪式上,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特别强调,中概股的回归,展现了香港资本市场作为金融自由港的特质,同时也体现了港交所近年来所做的积极改进,这些新的模式改变了港交所的DNA。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不满足港交所对于公司“二次上市”的要求,二者均采取了“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登陆港股,同时满足美股和港股两地对于上市公司的各项监管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小鹏汽车与理想汽车通过“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可满足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接入条件,便于A股投资者借助港股通投资。

盘和林认为,对于公司而言,双重主要上市是“把鸡蛋放在了不同的篮子”,利好公司增加融资渠道,分散融资信用风险。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双重主要上市需要公司进行两地管理,协调制度体系上的冲突,也会遭遇意外的监管,由于区域跨度存在,也需要更多的信息披露,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增加公司的成本。

“当前资本市场风险偏好较高,源自于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实施比较宽松货币政策,但这个情况并非永续,我们要担心一旦周期逆转,这些企业的资金流是否可以长期支持其持续性的亏损。所以,企业要抓紧找到盈利模式,摆脱风险。”盘和林表示,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虽然目前不少公司已进入成长期,但还不足以撼动传统车企的地位,长期来看,新造车企业仍然需要加强品牌力的建设,早日实现盈利。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3家已登陆资本市场的新造车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财报数据显示,在2021年第一季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分别亏损4.5亿元、3.6亿元、7.9亿元。有业内人士判断,造车新势力要想在营收上实现增长,甚至实现盈利,仍然需要不断扩大规模。根据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披露的最新产销快报显示,上半年3家公司分别累计交付新车4.20万辆、3.07万辆和3.02万辆,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

不过,尽管造车新势力的交付量不断地创造历史新高,但占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比重仍然相对较小。何小鹏认为,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智能化才是其与传统车企的差异点,而软件收入则将成为新造车企业营收的一大重点。记者注意到,在小鹏汽车公布的一季度财报中,已首次确认了来自XPilot软件的收入。蔚来董事长李斌也曾透露,来自软件的收入将是蔚来汽车毛利的来源之一。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