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氢能源概念走势活跃 美锦能源、全柴动力等多股涨停

2021-10-25 14:04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吴永芳
证券时报网 吴永芳 2021-10-25 14:04

氢能源概念股25日盘中走势活跃,截至发稿,金通灵涨近18%,同飞股份涨近12%,开尔新材涨逾10%,首航高科郴电国际美锦能源全柴动力东方电气亿利洁能冰轮环境等涨停,龙蟠科技阳光电源宝光股份等涨幅超9%。

消息面上,在10月22日发表于《科学》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梁海伟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水江澜团队合作,通过高温“硫固体胶”的合成方法,成功研发出一系列高性能铂基氢燃料电池催化剂,这对降低氢燃料电池成本、推动其大规模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占燃料电池电堆成本的40%以上。据悉,一直以来,我国发展氢能所需的催化剂主要从国外进口,相关技术的壁垒颇高,从而也进一步推升了下游成本。

为了解决氢燃料电池发展中“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财政部、工信部等五部门去年9月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明确指出要重点支持催化剂等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研发突破。

此外,今年陆续出台的多个重磅文件,提出对氢能发展的前景展望。多地发布“十四五”氢能产业规划,布局未来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政策均体现出对氢能产业的大力扶持。

银河证券指出,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相连,发展需从多点入手。从制氢来看,看好灰氢中的工业副产制氢、蓝氢、以及绿氢的发展前景。

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估算,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从3342万吨增加至3715万吨,2060年则增加至1.3亿吨左右。“蓝氢”则成为“灰氢”过渡到“绿氢”的重要阶段。灰氢中工业副产制氢,具有生产成本较低、技术成熟、效率高等优点,预计未来我国PDH扩产将带来90万吨/年以上的副产氢潜在增量,增长潜力可观。虽然蓝氢在灰氢的基础上结合CCS技术,成本有所提高,但是依然低于绿氢成本,因此看好蓝氢未来的增长空间。绿氢长期占比有望大幅提升。从增长空间来看,受益于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以及碳排放约束,2020-2030年间绿氢比例将从3%上升15%。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看好灰氢中的工业副产制氢、蓝氢、以及绿氢的未来发展前景。

中游储运:目前仍以高压气态为主,储氢材料突破将助力氢能大发展。储运氢气的方式主要分为气态储运、液态储运和固态储运。高压气态长管拖车是我国目前氢气运输的主要方式,我国目前正不断建设氢气管道工程,未来管道输送氢气压力等级升级和氢气管道规模扩大能降低氢能管道输送成本。液态储运具有储氢密度高,能运送大量氢气,适用长距离运输氢气运等优势。但液体转化成本高,未来伴随成本下降,有望在液态氢气运输上具备竞争力。加氢站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到2020年底达到553站。

从下游燃料汽车行业来看,氢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050年,氢能源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需求,有望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燃亮电池汽车将占据全球车辆的20-25%。近年来氢能源汽车都保持了较高的销量和保有量增速,2016年和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3%和114%。燃料电池具有效率高、污染小、噪声低、充能快等优势。2020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42亿美元。成本端,燃料电池降本空间大,据测算,2020-2030年每年系统成本下降14%左右。长期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仍将是燃料电池市场的增长主力。根据预测,2020-2025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年复合增长16.64%,2025年将达到90.5亿美元。可以看出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汽车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大,看好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