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行业监管取得阶段性成果 评级机构出手更审慎了

2021-12-08 01:58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苏可
证券时报网 苏可 2021-12-08 01:58


  数据来源:证券业协会 交易商协会 苏可/制表 彭春霞/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苏可


近年来,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信用风险事件频发,评级行业乱象引发各方重视,比如评级虚高、事前预警能力弱、缺乏独立性等。为规范评级行业,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管理,如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证券业协会与交易商协会近日披露的《2021年第三季度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显示,第三季度评级正面调整只有6家,同比大幅减少88.89%。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今评级机构发出评级结果更为审慎,发行人主体信用评级提升难。

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协同加强评级行业自律管理,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不断优化评级技术体系,依法合规开展信用评级业务,切实提升评级质量和投资者服务水平。

评级更为审慎

评级行业乱象一直受到市场关注。

今年8月,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信用评级机构应当长期构建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要切实提升初始评级和跟踪评级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强化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严禁收受或索取贿赂。

近期,证券业协会与交易商协会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显示评级调整家数同比减少,负面调整多于正面调整。

具体来看,今年第三季度,评级机构共对50家发行人进行评级调整,同比减少43.82%;占总存续家数的1.4%,同比减少0.9个百分点。其中,正面调整6家,同比大幅减少88.89%;负面调整44家,同比增加25.71%。

回顾上半年,一季度正面调整3家,同比减少78.57%;负面调整32家,同比增加68.42%。二季度正面调整11家,同比大幅减少90.35%;负面调整79家,同比大幅增加97.50%。

北京一家券商固定收益人士表示,过去评级机构独立性严重不足,评级虚高,发行人给钱就能往高处评,评级机构的结果对投资者进行风险定价而言参考意义不大。他谈到,总体来看,今年“评级泡沫”现象有所缓解,评级机构更谨慎,发行人要想上调主体信用评级已经不能像以往那么随意了。

提高预警能力

去年下半年,多个高评级债券“爆雷”,评级机构出现“信任危机”。比如,AAA级的永煤债在2020年11月出现违约,令市场震惊,有评级机构事后才将永煤控股评级下调。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常态化,评级机构预警功能更应发挥作用。

根据证券业协会与交易商协会发布的上述《通报》,今年三季度新增2家企业首次违约。从级别来看,违约前1年内最高级别分别为AAA级、AA+级;2家企业违约前均已下调至C档级别。从级别变动幅度来看,2家发行人违约前半年内级别下调幅度超过15个子级,一次性下调幅度最大为11个子级。从跟踪评级及时性来看,评级机构均提前3个月进行级别下调。

回顾一季度,评级机构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不足。彼时新增14家企业首次违约,违约前1年内最高级别为AAA级、AA+级的各有4家,合计占比57.14%;AA、AA-级的各有5家、1家。从跟踪评级及时性来看,评级机构提前6个月进行负面调整预警的发行人仅4家,提前3个月进行级别下调的发行人仅4家。

评级市场供需重塑

“取消强制评级”对评级机构带来的影响仍然存在。今年8月,央行提出,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使用外部评级的自主性,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市场化改革,决定试点取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用评级的要求。

在取消债项强制评级政策作用下,市场评级依赖程度有所降低。根据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披露的二季度数据显示,公司信用类债券(除超短期融资券外)公开发行1223只,其中235只债券无债项评级,占比19.22%。分市场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除超短期融资券外)223只无债项评级,占比30.93%;公司债中12只无债项评级,占比3.33%;企业债均有债项评级。

数据还显示,13家评级机构二季度共承揽债券产品3224只,同比减少18.95%。而第三季度,13家评级机构共承揽债券产品2949只,同比减少26.62%,环比减少8.53%,涉及发行人1601家。

不过,三季度主体评级业务量同比上升,评级机构共承揽仅主体评级业务的非金融发行人790家,同比增加25.8%。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取消强制评级后,短期内评级需求总量会出现一定程度下降,收入可能会有压力,预计未来几年将是评级市场需求的重塑期、评级机构的转型期和洗牌期。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闫衍指出,取消债券发行强制评级要求后,评级选择权将交还市场,进一步推动评级行业由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从长远来看,随着债券市场前期积累的信用风险持续释放,市场对高质量的评级服务需求依然存在,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认可度,将成为发行人选择是否评级的决定性因素,这将有助于逐步建立起行业声誉机制,形成基于评级质量竞争的市场新秩序。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