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股市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股市动态

投资市场“反弹”式增长:硬科技成投资主赛道

2021-10-25 08:3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10-25 08:38

10月20日,在第21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清科创业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倪正东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总规模大幅提升,约1.27万亿元,同比上升50%,新募基金数超4500只,同比上升87.2%,募资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从投资端来看,疫情之后,中国投资市场出现了“反弹”式增长。前三季度总投资额超过1万亿,案例数和总投资金额同比涨幅均超过70%,实现了快速增长。

对行业中的投资机构来说,今年以来具体的成绩单如何?在市场环境和行业生态面临多重变化的情况下,投资机构又遇到哪些挑战,未来如何持续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此,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高瓴合伙人黄立明、DCM中国创始合伙人兼董事合伙人林欣禾、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兼总裁肖冰、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等在论坛上围绕“创投·创新·创造”进行了一场精彩讨论。

投资节奏加快,科技领域布局加速

“我们从去年开始,投资的节奏就比前年快很多。今年比去年又要快一些,这里的‘快’是指投资的数目,去年有接近50%的增长幅度,今年也达到这个程度。”周逵说。

他介绍,目前红杉中国往早期投得越来越多,A轮及SEED投资项目数已经达到60%的比例,50%~60%的项目是Tech方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硬科技方面。从投资区域看,除了在北京地区保持较大的投资比重外,红杉中国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投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

“我们从去年到今年,募集了差不多200亿人民币、25亿美金,加上30多亿人民币的规模体量,总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了92亿美金。”符绩勋表示,纪源资本的投资节奏也在加快,今年上半年对比去年上半年,投资节奏翻了一倍。

2021年以来,硬科技站上风口,这一领域也成为资本市场的追逐焦点和投资热土。符绩勋介绍,近几年他们在科技上的布局会加速。在前沿科技领域布局50%,互联网大概占30%左右,围绕着新消费、新品牌,大概有20%的投入。

“我们一直投资的是科技和早期,这么多年没有变过。过去几年,不管从基金的规模,还是融资规模、投资速度,基本上没有变。”邓锋说。

布局科技行业多年,今年邓锋感受到这一行业很大的变化。“过去投早期科技,竞争没有这么大,现在基本所有的机构都在做早期投资,而且做得很猛,估值也在上升。我们从2005年开始投半导体,当时投资这块的人很少,现在半导体企业的估值已经非常高,确实是过热了。”他说。

黄立明表示,今年高瓴对科技的关注范围、覆盖领域也有显著扩展。他认为,包括芯片、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AI与未来计算、先进制造等在内的一系列领域,新一轮技术浪潮正在兴起。

“这里面涌现出一批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它们不但能够补足产业链短板,能解决卡脖子问题,还能实现关键领域科技自立自强,这些也是我们现阶段最看好的创新方向。”黄立明说。

“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创投、创业和创造的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在2021年,由于经济下行、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投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挑战当前,投资界如何担当作为,继续支持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

“我们过去16年来,一直不变的是坚持投中国新经济领域的创新这个大方向,策略上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创业。”在周逵看来,今年以来创投市场的科技主题更加清晰、产业局面更加通畅。

他说,红杉中国一方面更加明确地加强早期投资和硬科技投资,另一方面也在专注的产业方向上增加更多产品线,比如Buyout基金/医疗二级市场基金等,以更好地顺应新经济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要求。“投资不仅要关心商业价值,更要关心社会价值。”

“国家强调实体创新和科技创新,对风险投资,特别是长期做科技早期的风投来说,是一个更积极的方向,也是更好的机会。”邓锋表示,北极光的第一期基金是美元基金,而现在已经管理着多期美元和人民币基金,且人民币基金的比例在提高。

在“砸钱”之外,邓锋在思索的是规模与效益的平衡问题。他以生物技术和芯片行业为例,它们的估值增长很快,只要行业内出现新的技术,不管风险多大,很多人会选择投资,“这种情况从支持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好的,但是对风险的评价基本没有。”他说。

“随着政策的推出,我们会更加关注科技+、AI+和机器人+的市场,尤其是近两三年加速发展的领域,半导体是一个方向,AI+医疗是一个方向,机器人也是我们布局的一个方向。”符绩勋表示。

“我们投资的一直以来都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创新,但这个‘核心’外层的商业模式会和过去很不一样。”黄立明表示,投资界需要思考,科技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商业模式的变化,不仅会改变资金配置、上市渠道,也让投资机构对创业者的支持方式和配套服务必须相应升级。

此外,投资人也面临更多挑战。现在科技本身的变化呈多点开花态势,比如生物和AI、计算机科学和材料、AI和设计等,非常多的可能性发生在学科交叉中。“以前我们往往专注于一个点上的进步,现在需要我们对技术有更全面、更深刻、更及时的理解。”他说。

“对中国经济的看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看好、对中国创投行业的看好是不变的。”肖冰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创投、创业和创造的市场,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机会。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